小学必背端午节古诗

小学必背端午节古诗

文化学者 2025-07-03 01:46:11 看科技 30 次浏览 0个评论

小学必背端午节古诗

端午节,又称龙舟节,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,每年农历五月初五,人们通过赛龙舟、吃粽子、挂艾草等形式来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,在这样一个充满文化韵味的节日里,小学生背诵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古诗,不仅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,还能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,下面,我们就来介绍几首适合小学生背诵的端午节古诗,并简要分析其意义。

《七律·端午》

(唐)殷尧藩

少年佳节倍多情,老去谁知感慨生;

不效艾符趋习俗,但祈蒲酒话升平。

鬓丝日日添白头,榴锦年年照眼明;

千载贤愚同瞬息,几人湮没几垂名。
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端午节时的心情变化,从年少时的多情到老年时的感慨万千,诗中通过对艾草、菖蒲等端午节习俗的提及,展现了人们对健康和平安的祈愿,诗句中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、人生短暂的哲思,鼓励人们珍惜当下,追求有意义的生活,对于小学生而言,这首诗不仅让他们了解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,还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,从而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情感共鸣。

《渔家傲·五月榴花妖艳烘》

(宋)欧阳修

五月榴花妖艳烘,绿杨带雨垂垂重,五色新丝缠角粽,金盘送,生绡画扇盘双凤。

正是浴兰时节动,菖蒲酒美清尊共,叶里黄鹂时一弄,犹瞢忪,等闲惊破纱窗梦。

此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期间的自然风光和节日氛围,词中“榴花妖艳”、“绿杨带雨”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初夏时节的美好景象,而“缠角粽”、“金盘送”则直接点明了端午节的特色习俗,整首词语言优美,意境悠远,能让小学生在欣赏诗词之美的同时,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端午节的热闹与欢乐。

《浣溪沙·端午》

小学必背端午节古诗

(宋)苏轼

轻汗微微透碧纨,明朝端午浴芳兰,流香涨腻满晴川,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,佳人相见一千年。

这首词描写了端午节前夕的温馨场景,展现了古代妇女过节时的装扮和心情。“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”两句,形象地描绘了妇女们佩戴香囊、系五彩丝线的习俗,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节日的喜庆,通过背诵这样的诗词,小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端午节的文化细节,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传统服饰、饰品的兴趣和探索欲。

《竞渡诗》

(唐)卢肇

石溪久住思端午,馆驿楼前看发机。

鼙鼓动时雷隐隐,兽头凌处雪微微。

冲波突出人齐譀,跃浪争先鸟退飞。

向道是龙刚不信,果然夺得锦标归。

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龙舟竞渡的壮观场面,诗人通过“鼙鼓动时雷隐隐,兽头凌处雪微微”等句子,将观众的热情和紧张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,而“果然夺得锦标归”一句,则表达了对胜利者的赞赏和祝贺,对于小学生来说,这首诗不仅是对龙舟竞赛的精彩描述,更是对团队合作、勇于拼搏精神的颂扬,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。

这些与端午节相关的古诗,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桥梁,通过背诵这些古诗,小学生不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,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,培养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,让小学生学习并背诵这些端午节古诗,无疑是一项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润玩网,本文标题:《小学必背端午节古诗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