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,古诗以其独特的韵律、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,成为连接古今、沟通心灵的桥梁,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四年级学生而言,学习古诗不仅仅是对文字的记忆,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,一场文化的盛宴,就让我们携手走进四年级下册的古诗世界,一同感受那些跨越千年的经典之美。
《乡村四月》——翁卷
春光明媚,绿意盎然,正是乡村一年中最富生机的季节,诗人翁卷在《乡村四月》中却描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:“绿遍山原白满川,子规声里雨如烟。”这里没有繁花似锦的热烈,而是以“绿”为主色调,勾勒出一片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景象,后两句“乡村四月闲人少,才了蚕桑又插田”,则将视角转向勤劳的农民身上,展现了他们在农忙时节不辞辛劳、辛勤耕耘的精神风貌,整首诗语言质朴无华,却蕴含着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。
《四时田园杂兴·其三十一》——范成大
同样是描写田园风光,范成大的《四时田园杂兴·其三十一》则更多了一份童趣与生活气息:“昼出耘田夜绩麻,村庄儿女各当家。”这句诗生动地刻画了农家人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,以及他们各自承担家庭责任、勤劳持家的美德,后两句“童孙未解供耕织,也傍桑阴学种瓜”,更是将孩子们好奇模仿大人劳作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,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温馨与乐趣。
《泊船瓜洲》——王安石
王安石在《泊船瓜洲》中,以“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”开篇,简洁明了地交代了地理位置,为下文的情感铺垫做足了准备,随后,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?”这两句则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推向了高潮,一个“绿”字,不仅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,更寄托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与渴望,这首诗语言精炼,情感真挚,是宋诗中的佳作。
《稚子弄冰》——杨万里
杨万里的《稚子弄冰》则是一首充满童真与趣味的诗作:“稚子金盆脱晓冰,彩丝穿取当银铮。”小孩子们清晨从金属器皿里取出冰块,用彩线穿起来当作钲来敲,这种简单而纯真的游戏,充满了童年的乐趣与想象,后两句“敲成玉磬穿林响,忽作玻璃碎地声”,更是以清脆悦耳的声音描绘了敲冰块时的美妙场景,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欢声笑语之中。
《江畔独步寻花·其六》——杜甫
杜甫在《江畔独步寻花·其六》中,以“黄师塔前江水东,春光懒困倚微风”开篇,描绘了一幅春日江畔的悠闲画面,他因景触情,忆及故人,感慨万千:“桃花一簇开无主,可爱深红爱浅红?”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喜爱,更透露出他对人生无常、世事变迁的淡淡忧伤,整首诗情感细腻,意境深远,是杜诗中的珍品。
四年级下册的古诗大全如同一扇窗,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智慧与情感,这些诗句或描绘自然风光,或反映社会生活,或抒发个人情感,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,通过学习这些古诗,我们不仅能提升文学素养,还能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份宁静与慰藉,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古诗的海洋中畅游,感受那份来自千年之前的文化魅力与情感共鸣。